7天前,蜷縮在白馬湖濕地公園蘆葦叢中奄奄一息——淮安好心人助“落難”野生鵟重歸自然
提醒:發(fā)現(xiàn)野生動物需要救助,一定要聯(lián)系專業(yè)救助人員

“好啦,回家吧,餓了回來找我!”12月24日上午11點30分,在白馬湖濕地公園,馬志宇說完這句話,依依不舍地將懷里抱著的野生動物鵟(讀音:kuáng)拋向空中。大鵟滑翔了十余米后,在馬志宇面前的蘆葦叢穩(wěn)穩(wěn)落下。馬志宇又沖它擺擺手,鵟似乎看懂了,再次展翅飛向了藍天。7天前,馬志宇就是在這里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只已經奄奄一息的鵟。在淮安觀鳥協(xié)會、市林業(yè)局動物保護站、市動物園救助工作人員一周輪番救助和照顧下,這只野生鵟得以恢復健康重歸自然。
◎野生鵟“落難”,一群好心人接力救助
馬志宇在白馬湖濕地公園附近一農場上班,他向記者講述了和這只鵟相遇時的情景!12月18日那天上午,我正好在附近幫朋友尋找適合釣魚的地兒,就在我來到這里的時候,聽到了蘆葦叢里發(fā)出微弱的‘吱吱’叫聲,我當時好奇就在附近查看了一下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蘆葦叢里蜷縮著一只像老鷹一樣的大鳥!
幸運的是,馬志宇是淮安觀鳥協(xié)會的會員,也是個愛鳥人士。雖然也見過不少鳥,但在野外見到這么大一只鳥,他還是第一次。“當時我也懵了,不知道這是什么鳥,而且看情況可能受傷了,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辦。”于是,馬志宇用手機將大鳥拍下照片,并將大概情況一起發(fā)到了觀鳥協(xié)會的微信群里。
顏海浪是淮安觀鳥協(xié)會里有著20多年鳥類研究和野生鳥類救助經驗的鳥類愛好者,他一眼就認出了,馬志宇發(fā)現(xiàn)的這只鳥是鵟,不但是猛禽,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。在得知這只鵟需要救助后,他立即趕了過去。
隨后,顏海浪和馬志宇小心翼翼地將鵟抱上了車,并聯(lián)系送往了市林業(yè)局動物救助站。檢查這只鵟確認沒有外傷后,因救助站條件有限,救助站工作人員聯(lián)系了市動物園。就這樣,這只鵟最后在市動物園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臨時安了家。
◎被精心照顧一周,大鵟重回自然
12月24日上午9點30分,記者和顏海浪一起來到市動物園野生動物救助中心,那只被救的鵟被關在一個巨大的籠子里,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。這只鵟是個暴脾氣,一旦有人靠近,便立即張開鋒利的大嘴,展開翅膀,十分兇猛?吹竭@只鵟生龍活虎、野性十足,顏海浪笑著說:“看來它恢復不錯,這樣我就放心了,今天就可以放生了。當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它的時候,它連一點反抗的力氣都沒有,我們都擔心救不活!
這一個星期,一直負責照顧這只鵟的是市動物園救助中心的朱成云。他告訴記者,剛被送來的時候,他們檢查發(fā)現(xiàn)這只鵟除了身體虛弱外,沒有外傷,懷疑可能是因為天氣寒冷,沒有找到食物,餓了幾天,才會被人捉到!拔耶敃r就摸了一下它的胸口,發(fā)現(xiàn)非常瘦,應該幾天沒吃東西了!痹谑袆游飯@救助中心,朱成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給這只鵟喂食,每天至少2兩生牛肉再加上點維生素。好在這個家伙胃口特別好,一周下來已經完全恢復了健康。
“野生動物不能關太長時間,恢復了健康得趕緊放生!鳖伜@烁嬖V記者,他準備當天將這只鵟帶回白馬湖濕地公園放生。因為擔心鵟坐車受驚嚇,在籠子里亂撞弄傷自己,顏海浪帶上手套,從市動物園到白馬湖,一路上將這只鵟一直抱在懷里。別看這只鵟在籠子里挺兇,被顏海浪抱在懷里,不知何故卻立馬變得溫順起來。為了防止意外發(fā)生,朱成云也一起隨行。
上午11點30分左右,當一行人來到白馬湖濕地公園,馬志宇也來到了現(xiàn)場,并將大家?guī)е涟l(fā)現(xiàn)鵟的那片濕地。顏海浪小心翼翼地將懷里的鵟交到馬志宇的手中,說:“是你發(fā)現(xiàn)的,你來放吧。”就這樣,這只野生鵟在一周后被成功放生,重回大自然,眾人心里的“大石頭”也終于落了地。
◎野生動物救助、放生有講究
望著野生大鵟離去的身影,顏海浪感慨良多,他用手比劃著,笑著對記者說:“這是我從1997年關注野生鳥類以來,救助的第26只野生鳥啦,這還不是最大的,去年也是在白馬湖,我還參與救助了兩只野生禿鷲,最后也成功放生了!
顏海浪告訴記者,現(xiàn)在淮安市區(qū)及周邊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越來越好,野生鳥類也越來越多,尤其每年冬季還有很多遷徙的候鳥路過淮安,經常會有一些市民遇到野生鳥類需要救助的情況。那么市民一旦遇到應該怎么辦,他給出了建議!笆忻褚坏┌l(fā)現(xiàn)有野生鳥類或者其他野生動物需要救助,千萬不要自己帶回家自行喂養(yǎng)或處理,一定要聯(lián)系專業(yè)動物救助人員,例如市林業(yè)局動物救助站、市動物園等等,不了解動物習性隨意喂食或救助,可能會適得其反!贝送,野生動物放生也是有講究的,野生動物都有野性,如果救助時間比較長,在放生前,還得進行野性恢復訓練,如果直接放生,因其肌肉沒有恢復、野性減退,在野外無法捕食,就很難存活。
“野生動物的放生地點也是有講究的,最科學的放生就是在哪發(fā)現(xiàn)抓到的,就在哪里放生。畢竟它對當?shù)丨h(huán)境熟悉,能夠很快適應,如果隨意找地方放生,因不熟悉環(huán)境,尤其是對遷徙的鳥類,很有可能迷失方向,或找不到食物,最后放生成了殺生!鳖伜@苏f,他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野生動物保護,有更多的人懂得科學的救助和放生,讓野生動物們都有一個安全、美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■融媒體記者 王磊 通訊員 夷倩蕓